近,眾多關于170號段詐騙電話的案例屢見不鮮,不久前,央視《朝聞天下》一則“失控的170號段,難以破案的170、171號段電信詐騙”的新聞,再次引發公眾對虛擬運營商安全問題的擔憂。
“轉售企業仍然處于初級階段,發展經驗不足,管理措施不完善,實名制落實不到位,讓不法分子鉆了空子。”談到實名制執行不力的根源,聯通監管事務部總經理周仁杰在沙龍上如此表示。
主客觀因素導致實名制落實不力
據悉,現有獲牌虛擬運營商在向工信部申請移動轉售業務牌照時,均對落實實名制立下了“軍令狀”,并制定了詳細計劃。“部分企業措施不夠細致、不具備可行性的,工信部一律打回去讓重新完成作業。”一位熟悉牌照申請的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。
2015年9月,論證多時的實名制全面正式付諸實施。根據工信部有關要求,自2015年9月1日起,各類實體營銷渠道需全面配備二代身份證識別設備,在為用戶辦理電話入網手續時,必須使用二代身份證識別設備核驗用戶本人的居民身份證件。
然而,相關部門在近期的多輪暗訪中發現,竟然有高達16家企業存在不執行實名制的違規現象。那么,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目前虛擬運營商對實名制落實不力?
從客觀原因來看,為了快速發展用戶,虛擬運營商目前普遍采取了線上和線下渠道相結合的方式,其中線下渠道倚重社會代理商,渠道數量多、分布面廣,然而虛擬運營商畢竟精力有限,在對真正的終銷售末端進行管控時容易出現真空地帶;而線上渠道的物流管控環節較為復雜,雖然虛擬運營商要求快遞員在交付SIM卡時核驗用戶的身份證,但是“日送百件”的快遞員哪有時間和精力“多此一舉”,即便快遞員認真負責,但是用戶不能本人簽收的情況下又如何核驗其身份證?
凡此種種,都是無法回避的客觀問題。同時,黑客開發了實名制破解軟件,又給非實名制提供了滋生空間。
除了以上客觀因素外,實名制落實不力也有虛擬運營商的主觀因素存在。在本次沙龍上,周仁杰直言,他感覺虛擬運營商整體上對實名制重視程度不夠,對監管部門在實名制上提出的要求理解不到位,沒有上升到法律的高度,將其作為發展的底線來執行。實名制的嚴格貫徹必定會影響發展速度,部分虛擬運營商前期重規模輕質量,其內心的天平自然不會向實名制傾斜。
“轉售企業仍然處于初級階段,發展經驗不足,管理措施不完善,實名制落實不到位,讓不法分子鉆了空子。”周仁杰表示。
垃圾短信泛濫根源在實名制不力
與非實名制如影相隨的就是令無數消費者頭疼的垃圾短信泛濫問題,有媒體報道稱,當前近四成垃圾短信都來自虛擬運營商。這一說法有夸大其詞的成分,在本次沙龍上,與會專家分別表示,自己雖然也收到過來自170、171的垃圾短信,但是占比也就一兩成。有專家一針見血地指出:“虛擬運營用戶只有2740萬,而我國移動用戶總數已經接近13億,說近四成垃圾短信來自170、171,從比例上看也不科學。”
不過,170、171垃圾短信較多是個客觀事實,而隨著用戶規模的壯大,虛擬運營商必然會面臨垃圾短信的困擾。對于這一問題,虛擬運營商必須拿出整改的決心和態度。
對于垃圾短信泛濫,周仁杰認為,這一問題是和實名制落實不到位密切相關的:“根源在落實實名制工作不到位,虛商還是要高度重視實名制入網工作,從源頭防控。”此外,他認為轉售企業的無門檻資費也給垃圾短信提供了利用空間,監控體系和管控手段不到位也是原因所在。
面對社會媒體的譴責和曝光,虛擬運營商防控垃圾短信已成當務之急。周仁杰建議虛擬運營商首先做好實名制,因為這是防控垃圾短信的根本;同時適度優化產品結構,提高垃圾短信業務成本;防控垃圾短信也需要強化技術能力,虛擬運營商需要加強系統支撐能力,完善管理手段。
此外,防控垃圾短信離不開社會各方的資源共享、齊心協力。據悉,聯通從2015年9月開始,就以與聯通相同的規則向轉售企業開放垃圾短信攔截功能,并且取得了一定成效。周仁杰表示,聯通將繼續向合作虛商提供這一功能,攜手凈化網絡環境。
虛擬運營商未來該如何發展?
央視有關《失控的170號段》的報道引起了社會對虛擬運營產業的爭議,一些虛商表示不解和委屈。不過媒體輿論的監督猶如一面鏡子,讓虛商更清楚地看到自己存在的問題,也鞭策和激勵虛商尋找適合自己的道路。此次新聞曝光背后隱藏的一個深層次問題是,42家虛擬運營商如何規范健康發展?
如今虛擬運營用戶已經達到2740萬,月均增長過200萬,呈現加速發展的態勢,有專家預計,年底虛擬運營商有望超過4000萬戶。不過,在上“量”的同時,“質”的問題卻不斷暴露。
對此,周仁杰建議虛擬運營商系統梳理商業模式和發展思路,尤其有一定規模的企業,經營重點應從單一重視發展速度轉到發展質量上,至少是速度和質量并存。其中,首先要落實的是實名制,應將其作為發展“紅線”來認知,認真學習研究相關法律法規和行業政策。
“目前階段虛擬運營商不妨針對自身的具體情況,針對性地制定有效的整改方案并嚴格執行,完善對代理渠道管理,確保對末梢網點的有效管控。”周仁杰表示。
此次央視曝光也反應出虛擬運營商在與外界溝通方面存在不足之處,他建議虛擬運營商尊重監管、加強溝通,主動接受行業監管部門的監管,積極落實好電話實名整改工作,以實際行動得到監管部門的認可,改變公眾和監管部門對170號碼的認識,提升轉售行業的信心。
媒體輿論是虛商發展不可回避的環境。虛擬運營商誕生兩年來,大眾媒體的態度經歷了從熱捧、冷落到苛責的一個轉變,而無論是初的熱捧,還是現在的苛責,都不利于虛擬運營產業的發展。因此,虛擬運營商不妨加強與媒體的溝通聯系,使其客觀、全面地對轉售行業進行報道,將其關注點向業務創新、服務創新方向引導。
虛商發展兩年來,一個無法回避的問題是,如何找到適合自身發展的商業模式并且實現盈利。此次央視的曝光,再度引發了人們對虛商生存模式的思考。
對此,周仁杰認為面向未來,虛擬運營商應堅持創新發展,充分發揮企業自身領域的影響力,走差異化、可持續發展的道路。他建議虛商明確定位,找準細分市場,堅持創新,推進轉售業務與自身主營業務的融合,為自身的目標市場客戶提供獨特的服務。
明確定位充分發揮民企優勢實現盈利
作為依托基礎運營商網絡存在的虛擬運營商,其發展前景與基礎運營商有著密切關系。因此,虛擬運營商充分發揮民營企業在體制機制上的獨特優勢,并以真正合作共贏的心態,增加與基礎運營商的溝通和互信,實現互補發展也是未來必經之路。
在三家基礎運營商中,對虛擬運營商態度積極、為配合的非聯通莫屬。兩年的試點,讓聯通合作虛擬運營商一躍成為了國內移動轉售業務的引領者,不僅業務發展迅速,而且用戶規模快速增加。與聯通開展移動轉售業務的企業已達25家,涉及互聯網、連鎖銷售、行業應用、金融、制造等多個行業,如蘇寧、國美、蝸牛、迪信通、紅豆、海航等。值得一提的是,這25家企業均已正式開通業務,其中,7家合作企業用戶規模突破百萬,用戶數多的企業已超過500萬用戶。
據悉,目前聯通已為虛擬運營商開放了29個省的136個本地網,即將擴至188個本地網,并已投入5000萬碼號網絡資源。數據顯示,目前聯通轉售用戶數已超2400萬,占據虛商市場86%市場份額。而這一切得益于聯通對于移動轉售業務的重視。周仁杰表示,聯通對于移動轉售業務定位明確,始終秉持積極開放合作共贏的態度,并投入相關資源,使移動轉售工作順利開展。
例如,通過聯通轉售業務主管部門的機構設置(將批發業務獨立地設置在非公眾客戶市場主管部門),將領先的集中IT能力通過新開發的VOP平臺向虛商開放,在運營中心建立專門服務虛商的日常運營團隊等。
在垃圾短信攔截方面,聯通采用與本網用戶相同的規則,幫助轉售企業在網絡層面攔截垃圾短信。據10010平臺統計數據顯示,轉售業務垃圾短信投訴量迅速下降,接近聯通自有業務的水平;12321平臺1月統計數據顯示,聯通轉售企業被舉報率為7.3件/十萬用戶,低于行業平均(20件/十萬用戶)。
周仁杰表示,聯通將繼續秉持“積極、合作、開放、共贏”的態度,在移動轉售進入商用新的元年,一如既往地支撐虛商實現“融合創新差異發展”,與合作伙伴攜手一起創造更大的行業價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