點外賣、收快遞、打網約車時,你是否擔心自己的手機號碼被別有用心的人利用,造成個人信息泄露和電信網絡詐騙風險?
這樣的擔心以后可以少一些了。日前,工信部發布《關于開展號碼保護服務業務試點的通知》(以下簡稱“通知”),規劃700號段作為專用碼號資源,并明確由應用平臺提供方、基礎平臺提供方和業務使用方三方協同推進業務落地。
記者從上海電信等基礎電信企業處了解到,此項工作已由工信部統一部署到集團總部,待集團布置到省區市分公司,他們將對照《通知》要求一一落實。
采用手機號碼、固定電話號碼、95號碼等開展號碼保護服務有弊端
700號碼作為工信部規劃給號碼保護服務業務的專用號段,和手機號碼、固定電話號碼等格式明顯不同。用戶在撥打或接聽電話的時候,看到15位長的“700XXXXXXXXXXXX”號碼,就可以認定本次通信使用了號碼保護服務,對方看不到用戶的實際號碼。
近年來,快遞物流、外賣配送、網約車等互聯網平臺服務被廣大用戶普遍使用,在這些線上線下結合的服務場景中,用戶手機號碼被廣泛應用在倉儲、物流及售后等環節。
為減少用戶手機號碼在各服務環節泄露風險,前期,各互聯網平臺企業普遍使用號碼保護服務業務,即為用戶分配臨時號碼(通常稱為“中間號”或“隱私號”)代替真實號碼,與外賣員、快遞員、網約車司機等服務人員通信的一種業務。
比如,在網約車服務中,司機和乘客可通過打車平臺臨時分配的“中間號”進行通信,相互隱藏雙方的電話號碼;在網絡購物中,購物平臺臨時生成一個“中間號”,隱藏訂單收件人的實際號碼,商家發貨和快遞派送時均可通過該“中間號”聯系到收件人;在外賣服務中,外賣平臺臨時生成一個“中間號”,對商家和騎手隱藏消費者電話號碼……
然而,這些做法也存在一些弊端:
一是企業使用手機號碼、固定電話號碼、95號碼等開展號碼保護服務時,由于號碼格式并不統一,給用戶帶來了較多的困擾。二是業務涉及主體較多,無統一的技術實現標準及服務規范要求,運營各方責任不夠清晰,業務流程實現方式也不盡相同,給服務穩定性帶來一定挑戰。三是存在部分“散亂差”企業為逃避監管,以保護用戶隱私為由,批量使用手機號作為“中間號”撥打商業營銷電話,甚至存在用于詐騙等違法犯罪活動風險。
基礎電信企業3個月內完成700號段開通準備
《通知》要求,號碼保護服務業務由應用平臺提供方、基礎平臺提供方和業務使用方三者協同開展。
作為業務核心,應用平臺提供方負責根據業務使用方需求生成臨時“中間號”(隱私號),并管理真實手機號與中間號的綁定關系。例如,用戶下單后,平臺會分配一個15位長的700號段號碼替代真實手機號,商家、騎手或司機通過該號碼聯系用戶,通話結束后綁定關系自動解除。
根據試點要求,應用平臺需滿足多項資質:注冊資本不低于1000萬元,具備碼號資源管理、實名制、反詐防控等技術能力,且未被列入電信業務經營不良名單。同時,企業需按場景獨立分配碼號資源,嚴禁混用或轉租轉售,并建立業務使用方信用檔案,對違規行為實時共享。
基礎平臺提供方由持有蜂窩移動通信業務許可的基礎電信企業(如中 國移動、中 國聯通、中 國電信)擔任,負責建設號碼保護服務基礎平臺,完成信令路由、互聯互通、號碼變換、通信鑒權等核心功能。例如,當騎手撥打700號段中間號時,基礎平臺需將呼叫轉接至用戶真實手機號,并全程留存話單、通信記錄等數據,確保可追溯性。
試點要求基礎平臺提供方在3個月內完成700號段開通準備,并在過渡期內協助應用平臺完成存量業務遷移。
業務使用方主要指委托應用平臺提供服務的企事業單位,如電商平臺、外賣企業、網約車公司等。它們需直接與應用平臺簽訂合同,明確應用場景、技術方案、反詐措施等條款,嚴禁通過非授權渠道獲取服務。
《通知》設置了三個月試點準備階段、三個月試點過渡階段、兩年正式試點階段。試點過渡階段結束后,將全部使用700專用號碼開展號碼保護服務業務。試點期間,企業需配合工信部進行業務核查溯源,對落實不力或涉詐等行為,將依法暫停或撤銷資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