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信上過大學的人都經歷過逃課,我也相信大多數人在逃課時也都會膽戰心驚,生怕老師剛好那節課點名。這種感覺大家一定都經歷過吧。而近,有一款逃課軟件,使得許多學生避免了這種擔心。
日前,一款名為“超級逃課助手”的手機軟件在大學生間迅速走紅。只要登錄該軟件,注冊所在的學校、年級、專業,就可以輕松地找到人替你點名、上課。而雇主可以采取請吃飯、看電影、或花幾十元錢作為報酬標準。據了解,大學生所逃的科目中,高數、英語等科目成為雇傭逃課的。
想逃課請吃飯就搞定
這款逃課神器真的管用嗎?昨日記者下載了這款軟件,并按照步驟,注冊了手機號、學校、年級、專業等等。注冊完成后,便進入了逃課軟件平臺,在首頁上便出現了許多大學生發布的需要逃課的信息。在這些信息上詳細地留下了課程、時間、地點、回報等等。在這些課程中,涵蓋了公共英語、高數、計算機概論、毛概等等,其中公共英語、高數兩門出現的次數多。
如果要發布信息,除了要填寫課程名、上課地點、時間之外,必須填寫回報這一選項,否則將無法發布信息。在回報選項中,分為4種,分別為請你吃飯、幫你代課一節、請你看電影和“自定義”。記者看到,大部分發布信息的學生都選擇了請吃飯或看電影,也有人選擇付現金,少為單節30元,多為100元。如果想替人上課,只需點開發布的信息,就可以對話聯系,聊天界面與QQ的手機界面相似。
20個受訪者中6人用過
在個別大學生當中流傳著這么一句話,“選修課必逃,必修課選逃”。記者隨機對20名大學生進行了調查,其中只有1名大四的學生表示,自己從來沒有逃過課,另外19人都曾有過逃課的經歷。在這19人當中有6人使用過這款逃課軟件。
對于逃課,他們也表達了不同的看法。大四學生孫浩然認為,老師講課很枯燥,只要是自己覺得無關緊要的課都會選擇逃課。孫浩然的同寢周健表示,就算不逃課,很多課也學不到什么東西,老師講課完全沒有吸引力,就算人在心也不在。大二的溫雅楠表示,她身邊有好幾個同學都使用過逃課軟件,但她從來沒用過。“我們的專業課老師都認識我,所以,我請人上課和沒請是一樣的。 ”
不少大學生表示,盡管逃課是不對的,但是有些科目實在是沒有興趣,去了也是睡覺,還不如不聽。另外,到了大四,還將面臨考研、求職等種種壓力,因此雇人上課也是迫不得已。
老師:大學生逃課現象確實存在
遼寧師范大學的一位公共英語課老師告訴記者,不論什么理由,大學生逃課都是不能接受的。但要治理逃課并非易事,除了加強監管以外,如何提高課堂吸引力也是高校教師面臨的重要課題。在他所教授的幾個不同專業和年級中,經常會遇到學生逃課。 “大一逃課的還比較少,到了大二就比較普遍了。 ”據了解,不少大學生,老師前腳剛點完名,就從后門溜走了。有些科目中間有休息,等休息后基本上就走一半學生了。
目前,大連不少高校的一些專業都設置了考勤分,占學生期末總成績的10%~30%不等。但這一規定在實施過程中,禁不住一些學生的苦苦哀求,老師們難免會手下留情。
社會學家:教師應提高授課吸引力
遼寧省社科院教授張思寧認為,大學生逃課現象已經存在了很多年,不能單從逃課的對與不對來判斷。首先,如果老師點名只是一種形式的話,那么這種管理方式上就存在著漏洞。
其次是學生的態度問題。大學生作為成年人,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。逃課,付出更多的是“時間成本”。如果大學生逃課是為了睡覺、打游戲、談戀愛,這是很不值得的。
但隨著年級增長,大學生也將面臨就業、考研等壓力,也會自己對一些科目進行針對性調整,也是可以理解的。作為教師,應該在科目上提高趣味性,把學生吸引到課堂來,很多科目的教材和教學內容多年未變,缺乏時效性和吸引力,這也是大學生逃課的一大主因。
新聞背景
“超級逃課助手”是由四川一名大學生在上個月研發的,因為上了3年自己不感興趣的專業課后,認為大學生應有自主選擇課程的權利,所以這款APP軟件就應運而生了。研發者曾表示過,其不是鼓勵逃課,而是希望高校領導們看到軟件的火爆程度后,能認真考慮一下學生上課的選擇權。
你覺著類似這種的逃課軟件,是好是壞呢?